阅读历史 |

浑夕(1 / 2)

加入书签

乾坤袋被管家送了过来,打开一看,果然有一把精美的匕首,刀柄刻着雅乐二字。

宋雅乐呆呆看着匕首被拿出,还没缓过神,被时舟推了一把。

随后她嘴角荡出笑意,解释道:“雅乐在登云宗时就已倾慕阿允,按西弥城的习俗,以贴身匕首相赠。得知公主有意替阿允招婿,连夜赶来表明心意。”

既是配合,也是自述心意。

长公主狐疑,又问:“那你可知阿允的喜好?”

宋雅乐毫不犹豫:“她喜作画抚琴,厌书法和女工。平日喜甜食,不喜果蔬。”

这回轮到秦羽若懵了。

她是最明白自己母亲的,说一大堆道理让她放下戒心,实则还是想套话。不是郑琅,也会是晋安城中其他王公贵族家的公子。

所以她将计就计演了下去,一劳永逸。

匕首她还过一次,当时宋雅乐不接,她只好一直留着,今天才想起可以用来当“定情信物”,可宋雅乐怎么对她的喜好这么了解?

用完午膳,直到出了公主府,秦羽若心里还疑问着,宋雅乐搜集这么多消息,不会真想过要害她吧?

“喂!”

“我问你”

憋了一路的两个人同时出声,时舟默默从她们中间退出来。

秦羽若默了默,看在靠她出了公主府的面子上,让她先说。

“你留着我的匕首是什么意思?”宋雅乐问她。

“时舟让我还给你,你不要,不会真是你的定情之物吧?”秦羽若想到什么,兴致勃勃把匕首塞到时舟手上,无比笃定,“是了,以前你总是针对我,必定是因为我和时舟走得近,你醋了。”

?时舟摇头,为秦羽若的清奇思路叹了口气,也为宋雅乐的漫漫长路叹一口气。

某些意义上,也算猜对了但没完全猜对。

“你这话敢当着玄应君的面说吗?”

“不敢。”秦羽若刚刚多坚定,现在语气就有多弱。

时舟却没心思听她们拉扯了,因为她远远看到了她想见的人。

那人穿着她挑选的天蓝色外衫,罩了件白色貂裘披风,曼曼身影背对着她。

一路小跑过去,玄应回头,也发现了笑容满面的时舟,抬步走向她。

“不是说要两三天吗?”

玄应低笑,拉过她被风吹得通红的手,“半日不见,想你。”

前面两个人走了一段才发现时舟不见了,回头找她,不经意见到她和玄应一道走向她们。

她们齐齐喊道:“师姐。”

又诧异地看向对方——你怎么不喊玄应君?

玄应嗯了声,松来时舟的手,“你们同阿舟先回。”

“你”,没等时舟问出口,她接着道:“我去公主府取件东西,很快就回。”

时舟目送她远去。

秦羽若啧啧两声,“望穿秋水,如今是修成正果了?”

“你不也快了?”时舟挑眉看她一眼,又看向宋雅乐。“所以宋城主真的在路上?”

话都说出去了,不在就圆不回去。

宋雅乐点头,“在,不过他来东洲是为了他的正事。”

三人回到客栈,时舟问起两次去都没见到秦羽若的父亲,才知道他不在晋安。

“秋日时陵川大旱,颗粒无收,朝廷派了我爹前往,负责赈灾事宜,年关都不一定能回。”秦羽若回道。

“陵川?”时舟记得,倾阳山就在陵川境内。按道理,灵器所在地,灵气充沛,少有大灾。

正说着,玄应回来了,很自然地坐在时舟身边,“陵川如何?我明日正要去。”

宋雅乐:“我们在说陵川,它一直是东洲粮仓,沃土千里,不知怎的今年有了旱灾,百年一见的怪事。”

秦羽若问:“你这都知道?”

宋雅乐可是西洲人,却好像对东洲很了解。

“我又不是没到过。”这半年她也游了不少城池,对东洲了解说不上多,但也不会少。

“你还要去?”时舟手支着下巴,瘪着嘴。她就知道,师姐今天回来是个意外。

宋雅乐有眼力见地起身,冲秦羽若使眼色。见她没动静,干脆一把拉过她,“我们商量该我们的事了。”

门被合上,玄应轻声问:“不开心了?”

时舟改用双手捧脸,“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?”

“怎么突然想一起去了?七寻长老同我说过,我此行并不会太平。”

时舟之前没问是什么事,现在也不打算问,只长长嗯了一句,“那我会拖你后腿吗?”

如果会,就不去了。

问得很直白,但玄应喜欢她的直白,清笑了一声,回她:“是不信我,还是不信你自己?”

“我可以去了?”时舟追要个确切的答案。

“可以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