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进宫(2 / 2)

加入书签

江遇宛抿唇,思索片刻后开口道:“不如姨母跟我讲讲阿母,外祖母和舅舅甚少跟我提起她。”

“他们俩不提呀,是怕自己伤心,更是怕你伤心。”淑妃叹口气。

“那姨母别说了,安安也怕姨母伤心。”

淑妃闻言“扑哧”一声笑了出来,指了指她的额头,“你呀,是个会说道的。”

又敛起神色,缓缓道:“你阿母不过比我大了两岁,却十分有长姐的做派。我性格倔强,少时甚好惹是生非,她从前事事护着我,不曾让我受过一丝委屈。”

“我与那秦家的小姐结仇最甚,因我有一未婚夫,是她心上人,她便恨我。有次我和阿姐去盛京她家赴宴,她想害我,却知我不会信她,无法得手,竟生了旁的心思,去诓骗阿姐,又使计把阿姐推入了水中。”

“可怜阿姐自那事后落下了病根,身体便是每况愈下,不见好转。”

“也是那次,你爹爹救下阿姐,对阿姐一见钟情,得知阿姐回了朔州,又一心南下,到朔州上门求娶。”

“可是阿父不许呀,他就在王府外面跪了一天一夜,阿父才松口应下。”

江遇宛默默对系统说:呜呜呜呜好浪漫!!

系统:有没有一种听父母爱情的感觉。

“后来,我那未婚夫也去了战场,跟你爹一样,死在了那。”

“我程雪辞绝不愿苟活,可阿父已去了,阿姐远在边关,你舅舅那时尚还年幼,我便携家族荣辱,进宫做了陛下的妃子。”

说到这,淑妃仍然浅浅的笑着,仿佛在说什么无关痛痒的话,可眼里泄出的忧伤骗不了人。

江遇宛说:“姨母那位未婚夫一定很好,才能让姨母生死相依。”

江遇宛瞬间明了,她曾听外祖母说过,淑妃年少时便如骄阳生辉,十分恣意骄傲。自进了宫,便成了一副平淡如水,冷漠如冰的性子,再问外祖母时,她却不肯再说。

原因恐就在这位未婚夫身上。

书中对原主这位白月光的笔墨都不多,更甚是淑妃这种存在感不高的配角了,这种故事线就更不可能提及。

“他是征南将军的幼子,和我自幼相识,他很好,对我也很好,有缘无分罢了。”

“可我没料到,他没死,那不过是他迷惑北襄的计谋,他活着回来了,但他回来那日,我已怀了陛下的孩子。”

——孩子!??

江遇宛一惊,淑妃并无子嗣。

系统解释说:“那孩子是被下药害死的,不过此事存疑,牵扯的人也甚多,后来所有知情人都被陛下处死了,成了宫廷秘辛。”

沉默片刻,系统又补充:“自那之后,淑妃失去了生育的能力,所以受宠至今也没有子嗣。”

“他娶了秦从筠,他恨我,恨我另嫁。”

淑妃神情冷清,扯了扯唇角,那双眼如同余烬冷寂,再掀不起一点波澜。

“他爱你,才会恨你。若无爱,何生恨呢?”江遇宛忍不住出声,语气里带有一丝惋惜。

“老说些从前的事也没意思,”淑妃却不再说了,故意引开话题,“安安几日前与我传信说,那位质子救了你。”

“还与你独自待了一夜,事后你更是传信来让我照拂他几分。”

“虽是如此,可另有隐情。”江遇宛反驳道。

淑妃讶然:“哦?隐情为何啊?说与本宫听听。”

“是他救我,我为报答,才应下护他几分。”江遇宛颇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垂着眼。

“哦,自身又无那本事,才来求本宫。”见小姑娘那满脸的难为情,淑妃忍不住逗她。

淑妃微微“咦”了一声,“那就奇怪了,本宫还以为救命之恩须得以身相许呢。”

“姨母!!!”

淑妃眉头稍松,愉快的笑起来:“本宫不过与你玩笑罢了,安安果真如你外祖母信上所说,经不得逗。”

一逗便面红耳赤,很是可爱。

一番逗弄间,二人倒亲近几分,江遇宛胆子大起来,也故意道:“姨母也如外祖母所说。”

“什么?”

“长的是好看,可说的话不怎么好看。”

淑妃愣了愣,大笑起来:“此话也没错。敢打趣本宫,有几分意思,你今日便留在宫中住下罢。”

“我听说昌平郡主在宴会上维护你几分,那小姑娘这几日住在宫中,明日我领你去太后处,与她说上几句话,看看她意欲何为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