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1 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可不就是姑娘。

她刚勒马停下,便利落地翻身落地,奔着被砸到地上的汉子走去。

那汉子撑着地龇牙咧嘴的刚站起来,就看见面前来人,粗壮的双腿抖了抖,道:“你、你别过来!老子可没没惹你!”

女子步子却没停,仍朝他面前走近。随后伸出一只手来摊开在他面前,似乎在索要什么东西。

“我”那汉子舔了舔唇,还要嘴硬道:“我没拿你的东西!”

“原来是偷了东西”

“这是碰上硬碴了”

“看这女侠身手,想必不是好惹的”

人群又开始议论起来,女子却浑然未知,淡淡收回手,随后另一只手伸向身后。

子珩垂下眸子,看向她腰间,别着段马鞭。

马鞭有两指粗,用细腻的毛皮编织,通体漆黑油亮,端部用更称手的羊革包裹,上面打了什么图腾,被她葱白的手指挡住,看不清楚。

“别、别别”那汉子见着她手中鞭子立马怂了,看他裤管破开的口子,想必是已吃过苦头,哆嗦着从胸口摸出个荷包递上去,“姑娘、女侠我错了,您大人不计小人过,饶了我这一回。”

女子倒真没动手,将鞭子别回腰间。

子珩再次看过去,这回看清了,上面印的是个‘温’字。

接回荷包,女子急切地拆开,仔细清点了下里面的东西,确认没少后才放心地抬头。

人已不见了。

抱着女儿躲起来的老板娘指了指围墙,说:“他逃了”

女子了然,也不继续追。打量了一番面前狼狈的景象,想了想,又将荷包拿出来,从里面掏出对耳环递给受惊的母女。

子珩看了眼那耳环,的确是银作局的做工。

老板娘连连摆手:“这、这女侠出手想要助,奴家感激不尽,怎能再受贵人的恩惠”

女子却没收手,将那元宝递向她怀中的小女孩,示意她过来接。

她手中耳环做工精致,一眼便能看出不是俗物。小女孩没见过这样好看的东西,懵懂地上来接了。

女子似乎笑了笑,抬手摸了摸女孩的脸,随后站起来,惦着手中荷包转身。

江畔的风携着水汽而来,经过子珩身边时,如雪般的薄纱被轻轻掀起一角。

子珩敏锐地用目光攫取住这一瞬间的惊鸿,半长的帷帽下面,女子还戴着面纱。他只能透过朦胧的纱幔隐约看见一水亮的双眼,还有闪烁卷曲的睫毛。

身姿飒爽的姑娘在一众称赞的目光中回到马旁,拍了拍乖巧等候的骏马鬃毛,随后是一个利落的翻身轻盈地稳稳落在马背上,牵动缰绳。

马儿再次抬腿,脖子间细小的铃铛便发出清脆声响。金色阳光映在那铜铃上,将上面的‘温’字再次印得清晰可见。

驾着马的女子踏着斜阳,缓缓消失在金色薄雾中。

人群渐渐散去,一直热闹的青山也收回思绪,不知想了什么,脸上含了浅浅的笑,摇了摇头,又轻叹一声,才回头看向身旁的子珩。

后者却仍看着女子离去的方向,若有所思。

顺着他的视线又看了眼,青山挑了挑眉,唤道:“子珩、子珩?”

子珩猛然回过神,面上神情还有几分愣怔,迅速收好,不太自然地勾了勾唇角。

青山笑了笑,说:“这姑娘倒是好身手。”

子珩已恢复一贯的淡薄,道:“温氏一族武将世家,温大帅更是骁勇善战,却没想到温小姐也丝毫不让须眉。今日一见,倒开了眼界。”

“温小姐?”青山眼中有些疑惑,问他:“你说刚刚那位是大帅府上的?”

此处不便交谈,子珩便邀他往城中走,边说道:“温家军常年在北部征战,北部马场辽阔,若有闲事,温氏父子便以驯马为乐,每年都会向圣君献上一批好马。方才那马儿正是北部才有的青蹄高马,且辔头上、马具间以及那姑娘腰间所别马鞭处皆有温氏图腾。再加上那姑娘出手如此阔绰,江安城内这样的小姐,只怕不多。”

青山顿了顿,随即笑道:“不愧是大周第一公子,青山佩服。就是不知道这温小姐”

他欲言又止,子珩却听出其意,说:“青山兄谬赞,子珩自幼便体弱多病,对习武策马之事十分艳羡,这才多看了会儿。对了,昨日差人递到詹事府上的折子青山兄可看了?”

“哦,看了。”青山眸子动了动,点头道:“这倒是真巧了,我幼时就喜欢古语,习了二十多年来常被家母念叨一文不值,哪里能想到今日还能派上用场。”

子珩眼底浮出一抹浅浅的惊讶:“听说詹事坊上事务繁忙,子珩来前还忧心青山兄要事缠身”

“哪里的话,既是子珩叮嘱,愚兄自是不遗余力。”青山抬头看了看天,“时候不早,姐夫今日还有事要交待我,那愚兄便先告辞了。”

子珩忙送他:“不敢耽误青山兄。”

“那便告辞”

待同伴走后,子珩一个人停在路边,望向天边橘红残阳。

余晖的尽头,巍峨的宫殿勾勒出墨色的轮廓。他盯着那空荡的街道望了许久,似乎还能看到那骑着白马的身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